在中医理论中,五行就是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是对大自然里事物的总结和提炼。相应的五行属性对应着身体的五个部位。

肾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,就如水滋养植物的生长发展;心能温热全身,所以将心比作火;脾胃负责消化吸收,正如土吸收养分;肝的特性是敏感柔顺,像萌芽中的树木;肺通过鼻与外界接通,易受外界环境影响,正如金会顺势改变。
人体中的所有负面状态都会涉及到五行失衡。
当五行中的火过旺,会引致心烦、暴躁,就是人们说的“心火旺”。五行互相牵制,相生相克,治疗心火盛,不一定要抑制火,反而增强代表水的肾,水能克火,心火自然减弱,这就是五行相克的规律。
而五行相生,比如长期咳嗽肺不好的人,中医调养并不是先养肺,而是先调脾胃,因为土(脾)能生金(肺),脾胃健康,肺也就会有好转。简单说,五行养生就是透过调养,维持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平衡,促进健康。

对于五行的调养,应该遵循下面这些调养原则:
木:宜芝麻、糯米、乳品、甘蔗、蔬菜、水果、豆腐、鱼类等清淡食物,条件许可者,可食用燕窝、银耳、海参、龟肉等。对于葱、姜、蒜、韭、辣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则应少吃。由于肝和肾的关系非常密切,所以在滋养肝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补肾。
火:可多食些寒性的水果、蔬菜,像香蕉、西瓜、柿子、苦瓜、番茄、莲藕等。忌辛辣燥烈食物,如辣椒、姜、葱等,对于牛肉、狗肉、鸡肉、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,忌酗酒。
土: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物,应多食之,如白萝卜、革莽、紫菜、海蜚、批把、白果、大枣、扁豆、慧仁、红小豆、蚕豆等。少食肥甘厚味,酒类也不宜多饮,食勿过饱。
金:金行人可常食温性或平和的食物,如粳米、糯米、小米、黄米、大麦、党参、当归、胡萝卜等。
水:应多食有温阳作用的食品,如羊肉、狗肉、鹿肉、鸡肉、核桃等。寒性食物和果疏不宜多吃。
此外,五行体质也可以选择对应的五行膏滋进行调养,有针对性,食用也比较方便。

总的来说,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间屋子,内藏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元素,每一个元素都要平衡,因此,养生进补,必须先认识五行概念,了解身体需要,才能科学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