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留意到一些中药名,这些中药名好听,又有文化内涵。很多古风电视剧中的角色都有运用中药名。
像《仙剑奇侠传》中的景天、雪见、龙葵;《宝莲灯》中的沉香;《花木兰传奇》中的紫苏。那你知道这些中药都是怎么取名的吗?

中药名称数以万计,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深厚的含义,有的以药材的形、色、气味的特点命名,有的以背后流传的故事命名,还有的是以药材产地取名。
根据形、色、气味取名
很多药材都是以形色气味来命名的,比如像白芷,芷是指“初生之根干”,此品药材是以根入药,色白气香,故名为白芷;比如,蜜香,因香气如密而命名;还比如颜色金黄、形状如牛胆、味道苦涩的“金牛胆”,就是集合色、形、味而命名。
根据药材功效取名
决明子,有利于明目;合欢有宁神静心的功效;益母草,因能活血祛瘀,疏肝调经,多用于改善妇科疾病,故名。
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取名
古代有很多与医药有关的传说与神话故事,很多药材都是以这些故事而命名的。
罗汉果,相传很久之前,有名叫罗汉的人,身患重病,身体虚弱,吃的此果后,身体日渐健康,于是他使用此果治好了很多病人,从此,人们就将此果叫做罗汉果。
使君子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相传潘洲郭使君疗小儿,多是独拥此物,因此,得名使君子。
墓头回,相传华佗曾用此物救活一名正在待入墓埋葬的病人,故名墓头回。

根据特殊标记取名
根据特殊标记取名的药材分为两种,一种是反映药材的出生环境,场地。“高良姜”就是因“此姜出自高良郡”而命名,凸显了地域因素。“夏枯草”,因至夏枯萎而取名,反应了生长特性。半夏,多在农历5月份采收,此时正处于夏季之半,所以取名为半夏。另一种是异域流入的药材,前面加以特别标记,比如“胡萝卜”、“海棠”、“番茄”、“洋参”等。
看到这些取名分类,不禁感叹中医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,除了以上的这些介绍外,还有按用药部位取名、加工工艺取名。大家还知道哪些,欢迎补充。